400-038-1011
7×24 移民咨询服务热线
logo 德国移民网
 德国教育 2018-11-16 Abner

德国教育理念

到一个贫穷的国家或地区过上一段艰苦的生活,加深对社会、对人生的了解。这是当今每个德国城市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项必修课。

在德国,每年都有一大批中小学生,利用假期万里迢迢来到南美洲和非洲,在这项独特的体验活动中接受锻炼。这项活动的宗旨既不是出国旅游,也不是勤工俭学,而是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和适应社会的生活能力。活动的一切费用均由自己出,是名副其实的自己掏钱“买苦吃”。

众所周知,德国属于世界发达国家之一,人民生活较为富裕。然而,富裕的德国人却信奉“再富也要‘穷’孩子”。他们的理由是,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,长大后会很难适应社会,免不了要吃亏走弯路。孩子长大了,早晚要离开父母去自闯一片天地。与其让他们那时面对挫折惶惑无助,还不如让他们从小就多吃些苦,摔打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。


不给孩子现成的财富


在德国,许多有钱人已经认识到,坐拥万贯家财不一定就是好事。如果让年轻人轻易得到巨额财富,就有可能将他们推向堕落的深渊。基于这种认识,很多依靠自己奋斗成为富豪的德国企业家改变了子承父业的观念,纷纷表示不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子孙,而是将绝大部分乃至全部财产都捐给慈善事业。绝大多数子女对其父母的这种想法和做法表示敬佩和支持。他们认为,父母的财产是父母的,父母有处置的权利。作为子女,不应该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多少遗产。只要自己努力奋斗,就可能会和父母干得一样好,甚至更为出色。他们相信真正的幸福,来自自己的成功。


现年24岁的蒂姆·海因茨是拥有10亿欧元资产的德国某运输公司董事长的儿子。大学毕业后,他和兄弟姐妹5人每个月只能从父母的财产托管机构得到最低的收入。对此,蒂姆表示:“父母的钱,我无权拥有,也不想拥有。父母把钱用在社会需要的地方,不用在我们的享乐上,这是明智的。父母给我们留下了奋斗的机会。有一天,我也会通过奋斗拥有自己的财产,获得如同父母一样成功的喜悦。”


培养品德不靠教导


在德国人心目中,有这样一个观念:良好的品德是被感染的,而不是被教导的。体现在具体的品德修养中,就是不要求孩子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,而是要求孩子从心灵深处、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。


德国中小学校里的思想品德教育,一般称为“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”,或者“社会化过程”。其目的不是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或者争当舍己为人的英雄,而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,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,成为社会的一分子。“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”主要包括四个核心观念:热爱生命、公正平等、诚实、守信。


德国的学校一般不设专门的品德教育课,但开设包括佛教和道教在内的各种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。而这,被认为是对孩子品德和修养培养至关重要的。


不仅如此,多数德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,选取一些学校里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,让孩子发表看法,共同讨论,自己去领悟和判断是非对错。此外,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。在大家共同参与的游戏过程中,让孩子懂得顾及与体谅别人,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。德国学校还普遍鼓励孩子饲养小动物,组织学生到养老院陪老人聊天、为慈善组织募捐及参加其他公益或环保活动,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。在德国人看来,诚实不是一种孤立的品德,而是跟自重与尊重别人、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。


德国教育让孩子能独立思考


相对来说德国小学生轻松很多,只上半天课,一年级算术只要求认识1到20,看上去要求很低。但德国人特别认真,老师修改起作业来,小孩写字母的位置放不对都要给纠正过来,在课堂上老师要求还是非常严的。他们有一门很重要的综合课,相当于地理、历史、人文、文化、宗教、常识和政治等的综合体。涉及的范围之广让人惊讶,短时间内竟然学了那么多知识。有时还要在课上作报告,老师会给出相应的题目让学生们自己找资料。因此,孩子们从小独立性都很强,也能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。


总的来说,德国小学的教育比较轻松,回家后作业最多也就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完成了,放学后有更多自由时间。看到他们小小年纪自己上图书馆,上网查找课堂作业资料,煞有介事地准备课堂讲演,有模有样,感到他们真的很成熟。


不要以为这样的教育方法会耽误孩子。其实上中学后,功课就很多了。德国从5年级开始分学校,普通中学、中等中学和文理中学。只有文理中学的孩子(大约20%)将来可凭毕业考试成绩上大学,普通中学的孩子会去上职业学校,中等中学上中专和专科院校。这样,可以避免所有孩子都面临考大学的压力,各尽所能。文理中学课程多,对有才华的孩子能重点培养,因此德国人在工业、科技等领域中有大量顶尖人才。没有读书天赋的孩子可以在某一行业做职业培训,早点走上社会。所以德国人在各行各业都是那一行当的专家。至于那些成熟晚的孩子,可以从其它学校转入文理中学或参加其毕业考试,还是有上大学的机会。


当然德国教育制度也存在不少弊端,人们也看到了这点,整天呼吁教育改革。不过再怎么改,德国小孩还是会有玩的时间。朋友从国内回来后,最大感触就是:“在德国,每天下午随时、随处可以看到孩子们在外面玩耍。可回到国内,大街上根本看不到小孩在玩儿。”


德国孩子玩归玩,该掌握的知识也没少学。整个社会各司所能,因此能出成绩的德国人也不少。无怪乎,德国的政要讨论起问题来,思路敏捷,能言善辩。在很多方面如汽车工业、化工、医药、经济、高科技等德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,诺贝尔奖得主中不乏德国人,有的高校一数就有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。只要看德国人如何在学校打下独立思考的基础,如何快乐地长大,就会明白原因了。

版权声明: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所有转载的文章、图片、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,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到版权人,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 yu@yimin11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本文由 德国移民官网 发表,转载请注明出处,作者和 本文连接

关注微信公众号yimin11(yimin_11)了解更多最新移民政策,项目动态。


德国雇主担保移民 德国蓝卡移民 德国购房投资移民
分享至  
28912
德国教育 2018-11-16 Abner

德国教育理念

到一个贫穷的国家或地区过上一段艰苦的生活,加深对社会、对人生的了解。这是当今每个德国城市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项必修课。

在德国,每年都有一大批中小学生,利用假期万里迢迢来到南美洲和非洲,在这项独特的体验活动中接受锻炼。这项活动的宗旨既不是出国旅游,也不是勤工俭学,而是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和适应社会的生活能力。活动的一切费用均由自己出,是名副其实的自己掏钱“买苦吃”。

众所周知,德国属于世界发达国家之一,人民生活较为富裕。然而,富裕的德国人却信奉“再富也要‘穷’孩子”。他们的理由是,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,长大后会很难适应社会,免不了要吃亏走弯路。孩子长大了,早晚要离开父母去自闯一片天地。与其让他们那时面对挫折惶惑无助,还不如让他们从小就多吃些苦,摔打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。


不给孩子现成的财富


在德国,许多有钱人已经认识到,坐拥万贯家财不一定就是好事。如果让年轻人轻易得到巨额财富,就有可能将他们推向堕落的深渊。基于这种认识,很多依靠自己奋斗成为富豪的德国企业家改变了子承父业的观念,纷纷表示不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子孙,而是将绝大部分乃至全部财产都捐给慈善事业。绝大多数子女对其父母的这种想法和做法表示敬佩和支持。他们认为,父母的财产是父母的,父母有处置的权利。作为子女,不应该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多少遗产。只要自己努力奋斗,就可能会和父母干得一样好,甚至更为出色。他们相信真正的幸福,来自自己的成功。


现年24岁的蒂姆·海因茨是拥有10亿欧元资产的德国某运输公司董事长的儿子。大学毕业后,他和兄弟姐妹5人每个月只能从父母的财产托管机构得到最低的收入。对此,蒂姆表示:“父母的钱,我无权拥有,也不想拥有。父母把钱用在社会需要的地方,不用在我们的享乐上,这是明智的。父母给我们留下了奋斗的机会。有一天,我也会通过奋斗拥有自己的财产,获得如同父母一样成功的喜悦。”


培养品德不靠教导


在德国人心目中,有这样一个观念:良好的品德是被感染的,而不是被教导的。体现在具体的品德修养中,就是不要求孩子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,而是要求孩子从心灵深处、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。


德国中小学校里的思想品德教育,一般称为“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”,或者“社会化过程”。其目的不是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或者争当舍己为人的英雄,而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,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,成为社会的一分子。“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”主要包括四个核心观念:热爱生命、公正平等、诚实、守信。


德国的学校一般不设专门的品德教育课,但开设包括佛教和道教在内的各种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。而这,被认为是对孩子品德和修养培养至关重要的。


不仅如此,多数德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,选取一些学校里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,让孩子发表看法,共同讨论,自己去领悟和判断是非对错。此外,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。在大家共同参与的游戏过程中,让孩子懂得顾及与体谅别人,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。德国学校还普遍鼓励孩子饲养小动物,组织学生到养老院陪老人聊天、为慈善组织募捐及参加其他公益或环保活动,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。在德国人看来,诚实不是一种孤立的品德,而是跟自重与尊重别人、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。


德国教育让孩子能独立思考


相对来说德国小学生轻松很多,只上半天课,一年级算术只要求认识1到20,看上去要求很低。但德国人特别认真,老师修改起作业来,小孩写字母的位置放不对都要给纠正过来,在课堂上老师要求还是非常严的。他们有一门很重要的综合课,相当于地理、历史、人文、文化、宗教、常识和政治等的综合体。涉及的范围之广让人惊讶,短时间内竟然学了那么多知识。有时还要在课上作报告,老师会给出相应的题目让学生们自己找资料。因此,孩子们从小独立性都很强,也能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。


总的来说,德国小学的教育比较轻松,回家后作业最多也就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完成了,放学后有更多自由时间。看到他们小小年纪自己上图书馆,上网查找课堂作业资料,煞有介事地准备课堂讲演,有模有样,感到他们真的很成熟。


不要以为这样的教育方法会耽误孩子。其实上中学后,功课就很多了。德国从5年级开始分学校,普通中学、中等中学和文理中学。只有文理中学的孩子(大约20%)将来可凭毕业考试成绩上大学,普通中学的孩子会去上职业学校,中等中学上中专和专科院校。这样,可以避免所有孩子都面临考大学的压力,各尽所能。文理中学课程多,对有才华的孩子能重点培养,因此德国人在工业、科技等领域中有大量顶尖人才。没有读书天赋的孩子可以在某一行业做职业培训,早点走上社会。所以德国人在各行各业都是那一行当的专家。至于那些成熟晚的孩子,可以从其它学校转入文理中学或参加其毕业考试,还是有上大学的机会。


当然德国教育制度也存在不少弊端,人们也看到了这点,整天呼吁教育改革。不过再怎么改,德国小孩还是会有玩的时间。朋友从国内回来后,最大感触就是:“在德国,每天下午随时、随处可以看到孩子们在外面玩耍。可回到国内,大街上根本看不到小孩在玩儿。”


德国孩子玩归玩,该掌握的知识也没少学。整个社会各司所能,因此能出成绩的德国人也不少。无怪乎,德国的政要讨论起问题来,思路敏捷,能言善辩。在很多方面如汽车工业、化工、医药、经济、高科技等德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,诺贝尔奖得主中不乏德国人,有的高校一数就有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。只要看德国人如何在学校打下独立思考的基础,如何快乐地长大,就会明白原因了。

版权声明: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所有转载的文章、图片、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,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到版权人,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 yu@yimin11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本文由 德国移民 发表,转载请注明出处,作者和 本文连接
关注微信公众号yimin11(yimin_11)了解更多最新移民政策 ,优惠信息。
德国雇主担保移民 德国蓝卡移民 德国购房投资移民
分享至  
28912
你感兴趣的
浏览更多
自主评估
立即回电
微信咨询
扫码有礼
置顶
您的私人规划师会在2小时内跟您沟通~

我们会对您的电话严格保密,请保持电话畅通。
公休假日可能会顺延,请您耐心等候。

知道了